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5:58

31.什么是假性近视?
据《中华眼科》杂志(1986)发表,中华眼科学会眼屈光学组制订的真、假近视分类标准,睫状肌麻痹后,屈光状态的改变如近视消失,呈现正视或远视者为假性近视;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0.50度者为真性近视;如近视屈光度明显降低≥0.50度,但仍未恢复为正视者为混合性近视或半真性近视。
有专家认为假性近视是一种近视现象,不能模糊近视与近视眼的不同概念,还认为近视眼形成过程中调节是一重要因素但决非是唯一因素。鉴于欧美各国对近视无真假之分,过去有假近视之说的日本、前苏联已不再提,近视眼高发区的台湾1992年卫生署也表明无需分真假近视,尤其一些治疗近视方法和仪器,只是治疗前后测远视力而判定疗效。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5:58

32.近视眼有什么并发症?
随着近视眼的屈光度加深,并发症也增多,矫正视力也愈差。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主要为眼轴延长,血供障碍,营养不良及组织变性等。并发症有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晶体混浊,严重的发生后极型白内障、棕色核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眼底病变、弱视和斜视、后巩膜葡萄肿等。
近视眼的并发症的防治,应控制眼轴的延长。配镜、屈光性手术只能改变近视的屈光度,部分改善视力,而不能治疗近视眼的并发症,常常因视网膜的病变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黄斑变性,眼底出血导致失明,因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也十分重要。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5:59

33.近视眼为什么合并斜视?
正视眼不但能将远方投射来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而且对于近距离目标所发出的散开光线也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这是由于眼的屈折能力的结果,这种作用被称为眼的调节。眼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双眼调节还能产生双眼单视及增强视觉效果,在此同时伴有眼的集合运动,即辐辏功能,双眼内直肌收缩,眼球向内转和瞳孔缩小,调节和辐辏互相配合,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正视眼明视25厘米时,要有4度的调节及4米角的集合。如果2度近视眼,仅需2度调节,但集合仍为4米角,即集合大于调节,二者关系失调,因此产生调节增加,则近视加深;或集合减弱,则肌力不平衡,出现斜位,引起视疲劳,甚至放弃一眼的集合,表现一眼外斜。也有些近视由于眼肌平衡功能失调产生内斜视。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5:59

34.什么是斜视?如何测出?
斜视是眼位不正,因发病原因不同分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两大类,根据眼位偏斜的方向又分为内斜、外斜、上斜、下斜、和少见的旋斜。常见近视眼的有内斜、外斜,多是共同性斜视。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很多,可用视野计测量,也可用同视机测量,也可用方便、简单的方法:
(1) 用手电查,这叫角膜反光法。嘱患者向前直看或嘱注视距眼前1尺的手电,检查者从灯后看患者角膜反光点位置,必然有一眼灯光点没有落到角膜正中央,而另一眼上的光点落到了一边,将从瞳孔中央到角膜缘的连线分成三等份,每份相当于15度的斜视度。
(2) 用米尺查,嘱患者向前方注视不转动,记下斜位眼角膜缘在米尺上的位置,再遮盖健眼嘱斜眼向前注视,并观察斜眼移位程度,每移1毫米相当5度的斜视度。
以上测量法是大致的,不够精确。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5:59

35.隐斜视与近视眼的关系为何?
隐斜视也是斜视的一种,眼位偏斜度小,常因融合功能控制保持两眼视觉,眼位偏斜处于潜伏状态,与共同性斜视只有程度的差别,也有内、外、上和旋转性四种。
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多数人都有轻度隐斜视,有人统计我国正常人有隐斜视者占92.4%.。隐斜视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因近视引起的有已经配镜或过度矫正的近视,过度调节产生过度集合造成内隐斜;未矫正的近视,看近距离目标不用调节,常产生外隐斜,除此以外还有中枢因素,即集合中枢过度紧张或张力减弱,引起集合功能过强或集合功能不足。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6:00

36.隐斜视怎样检查?如何治?
隐斜视在外表不易发现,常因此引起头痛、眼酸、视疲劳,看书时字迹模糊,串行,甚至有恶心、呕吐、失眠。也有表现球结膜、睑缘充血,眼睑浮肿,羞明流泪等。
对隐斜视的诊断,可用隐斜计,同视机检查,也可用马氏杆(Maddox)、三棱镜检查。最简单的方法,即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对面坐,遮盖被检查者一眼,让其注视5米以外,或近处33厘米的目标,然后突然撤去遮盖物,同时观察被盖的眼是否有转位现象,如向内转位表示有外隐斜,向外转位则表示有内隐斜。
治疗上对已有症状,不能代偿性的隐斜患者可增加内直肌辐辏功能,方法可以自己练习,用自己食指,置于眼前2尺处,注视指尖,手由远至近,直至发生复视为止,如此反复进行,一日3—5次,每次5分钟。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6:01

37.近视眼为什么合并白内障?
晶体位于玻璃体前,房水之中,在近视眼发生广泛性组织变性后,晶体受累是常见的。晶体混浊多为后囊下混浊,恰在后极部,严重的影响视力,真是雪上加霜。有的是核性混浊,棕黄色,发展很慢。以往白内障手术效果不好,晶体混浊不到成熟期不能作手术,病人要等待十多年也不见晶体全混浊,因此不能作手术。现在白内障手术方法已改进,又有了手术显微镜及人工晶体,所以近视眼并白内障,不论成熟与否均可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6:01

38.近视眼为什么合并青光眼?
近视眼中—6度以上发生青光眼者较非近视眼多。有报道,高度近视眼发生开角型青 光眼比无近视眼者要高6—8倍,近视眼并发青光眼症状不明显,眼压轻度上升,约5.02kPa
(37.74mmHg),皮质类醇诱发试验阳性率高,巩膜硬度系数(E值)偏低,眼底青光眼性改变不典型不明显。青光眼是近视眼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因为青光眼引起视功能减退而且不可逆,发病率又高,而且隐蔽不易发现。由于高度近视眼球壁薄,弹性差,一般测眼压得不到实际眼压值,眼压值偏低,应测量校正眼压。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6:01

39.近视眼为什么又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据国内报告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占57%,轻度近视有77。4%—82.6%,国外报告66.6%.
发生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和玻璃体变性,且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近视眼眼轴延长,尤其是眼球后节扩张,脉络膜血管层逐渐萎缩、变薄,视网膜也继发变性,萎缩,在周边部很明显有色素,血管闭锁似白线、树枝状称格子状变性,有单个或多个裂孔。此变性区或裂孔区有玻璃体粘边,由于牵拉将视网膜撕破,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潜在间隙中,形成视网膜脱离。近年来研究证明,只有网膜裂孔,只有玻璃体变性或只有后脱离都不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胡家宝 发表于 2010-2-28 16:01

40.为什么近视眼合并发生眼底出血?
发生眼底出血者常见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者屈光度大于—8度,眼轴长大于28毫米,用镜片多不能矫正至1.0.因此这种病理性近视不仅是一种屈光异常,而且是合并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病变的一种器质性疾病。
近视眼的眼底出血由眼底退行性病变引起。早期改变眼底周边视网膜贫血,呈黄白色,视乳头颞侧或周围有近视弧,即视网膜,脉络膜有萎缩。后极部有视网膜发暗,血管供血不足,色素分布紊乱。进一步发展到黄斑区也就是眼球后极部网膜有漆裂纹样变化,此处可出现黄斑出血,视力突然下降。高度近视眼轴增长达26.5毫米,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视网膜下,有5%—10%发病率,亦出现视网膜下出血,色素上皮增生,形成Fuchs—Foerster斑,引起视力严重下降。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眼科知识1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