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很经典的一篇文章.. 请各位研究后谈谈看法.
来源:
作者单位: 崔浩,王晓丹(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150001)
曲建热(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市医院,157400)
刊 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 大纲 :
长久以来国内外对弱视多采用Bangerter定羲,即眼本身无器质性改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其视力减退与病变不相适应,屈光异常并不能矫正,远方视力在0.8(0.9)以下者,统称为弱视.Bangerter于1955年提出了弱视的定羲.四十多年来,学术界对弱视的认识有了显著的发展.首先,并非弱视者"眼部"、"眼本身"完全"无器质性改变".例如,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屈光不正本身就有"器质性改变".眼轴过长(近视),眼轴过短(远视),角膜曲率改变、晶状体折光率及形态之改变、通光体各部分组合异常等等,都有形态、结构的变化,都属于眼本身的"器质性的改变"--形态与结构方面的异常.诸如:眼肌先天性异常,包括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良、肌鞘不正常、肌鞘纤维化、眼肌附着处异常、眼肌分离不良等以及眼肌发育粗大肥厚、节制韧带异常等也属于眼本身的器质性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