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年在这个季节,楼主总要为我们送上第一抹春绿,用娇艳欲滴的花朵,青翠欲滴的绿叶,终结一个个枯寒的冬季,把凛冽的北风封存进记忆。如果说对于北方人来说,气象意义的春天应该是在春分之后,那么楼主历年的春天游记,几乎成了我“意识意义”上的春天。尽管这一次的视角延伸到了境外,但就我的感觉来说,无论在哪里,楼主所带来的都不乏新意,即使是在旧游故地,每次也都有全新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带回来的是什么,而很显然,这一次带来的是全新创意,堪称飨宴的视觉大餐,以至于我享用了很多遍。
, m, b2 B( v# j2 |, n- x 机场里的花,机翼下的云,大海边的路,海滩上的鸟,一如继往地诠释着楼主的风格,干净优雅,主题鲜明。如果说一个坐在椅上休息的老者是很平常的场景,但是有了《坐成雕塑一般的老人》的诠释就显得有意思起来。5 S9 O. j) ^4 B6 A" ^0 ~7 `. A
很显然,《别人的生活》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场景,别说是澳州,即使在我们身边的城市都不鲜见。但是这一张却暗合了摄影构图的法则,汽车和近处的人物都处于三分交叉点上,而S形正是在照片上表现马路的最佳方式之一,整幅体现了那种悠远、闲散的意境,似乎闻到了大海的气息。《创意的墙》加上创意的眼睛,带给我们的就是一张有趣的画。没有偏光滤镜也拍出湛蓝的海水,映衬着白帆点点,尽情淘醉吧。
9 C; j1 a7 X" M- T 尽管歌剧院《司空见惯》,但这一张还是格外的亲切,不能不说,并不是它面前的每个相机都能表达出它的神韵。当然把悉尼海港大桥置于歌剧院头顶的蓝天,这一张也不失意趣。+ K% ]- u( n p7 h
尽管只有200年,但这里仍然有“古董建筑”,而我们有2000年城市比比皆是,却多数难见有历史原味的建筑。“我爱的是墙砖而不是铜像”,自我而随性,从来都不会被什么挡住视线,这的确是一种高度。后面那幅《树荫下的落花》,一瓣一瓣,被安静地把在路边的长椅上,拍下特写,我们又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女儿情怀的另一面。8 |' _9 {) [: |& @* v- j4 A' G
好的照片给你的感觉是具有随意按下快门自然感,但却绝对有着经过大脑的构思,比如这张《游船上的风景》,那面旗绝非不经意地入画,所以才有了风的动感,色的震撼。
2 L! C/ J8 w; k. O( {6 B 原来这透明如玻璃(而且还是超白玻或者光学玻璃)的东西叫做水母,本人还是首见,开了眼界。当然开眼界的不限于此,比如还有后面的《鞭炮花》,以及《四方果子》,还有越看越丑的《澳大利亚的国宝——考拉》,还有《传说中的神兽草泥马》。更难得的是,诺大海边只有父子俩水中戏游,没有一丝干扰入画,更加渲染了那份逍遥自在。海天一色,细软沙滩,简易小屋,休憩便搭,伴于苍翠欲滴之中,的确,《美得似乎有点不真实》,而美景的背后,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看到《莫须有》的时候,我笑了,真是太幽默。* v, _- a3 }& f- u8 {
好了,就到这里,欣赏完楼主这篇够份量开春巨献,心神俱醉更兼眼界大开,用从容的话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专业水准?!”用楼主的话说就是风光的背后,也隐藏着“贼挨打”的艰辛,只把美轮美奂带给我们的那种奉献,让我深深地感动着。
$ C+ f, M2 C2 r0 D/ `% j6 q4 u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