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3# shakeng
“(1) 初次配镜(主要是学生)有没有散瞳
(2)是不是在刚出现近视(散光)的情况下就开始矫正,而不是因为忽视或者错误观念而推迟戴镜
(3)有没有因为借戴别人的眼镜而人为改变屈光状态
(4)在医院和眼镜店眼光的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标准的眼光流程 (我个人认为,没有标准的流程即使得到一个准确的度数,那个叫巧合)
(5)有没有得到一个真正清晰,舒适,持久的度数
(6)散光(轴位)有没有被验出来,准确不准确”
第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初次戴镜都必须散光,那眼镜店可以关门了,现在有多少眼镜店有资格散瞳的?另一个散瞳结果能直接配镜吗?
第二个问题,对于出现屈光不正就及时进行矫正的,中国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都是小孩影响到学习后才出检查。
第三个问题,对个问题可以与顾客了解下,如果借了,是为何还借,是好玩还是因看不清而戴上别人的眼镜感觉清晰(这清晰不一定就是对的)
第四个问题,你所说标准流程是什么?现在国家有这样一个标准流程吗?
第五个问题,这还得问题顾客,验光师认为清晰,舒适,能持久用眼不行的。
第六个问题,你的验光发现与旧的散光轴位变化差异有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