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人论坛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2|回复: 4

讨论中度以及轻度远视儿童仍发生双眼或单眼弱视的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现在弱视的发病机理已近乎明确,但儿童超强的调节里背后,轻度或中度的远视(散光0.50DC左右)儿童为何仍有发生双眼弱视或单眼弱视的广泛情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以至为每一位弱视儿童找到干扰他视力暂时停止的因素。请大家各自说出你的N种理由。
发表于 2009-8-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看过一篇弱视的研究文章:
对1046例(1834只眼)进行弱视原因临床分析。结果:1046例1834只弱视眼中,屈光不正性弱视1288只眼占70.23%,屈光参差性296只眼占16.14%,斜视性206只眼占11.23%,先天性40只眼占2.18%,形觉剥夺性4只眼占0.22%,主要为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不正的弱视比例原本就占大部分.
轻度或中度的远视(散光0.50DC左右)儿童为何仍有发生双眼弱视或单眼弱视的广泛情况,倒是没有特别注意到,请问楼主比例会高到多少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例我也没查过有关统计文献,我个人也没有做过统计,只是我很普遍接触到这种轻度或中度远视弱视儿童,一直想找到何种因素干扰弱视形成。
从形觉是否剥夺,色觉异常,光觉以及空间立体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同视机检查也正常),VEP振幅,眼外肌运动,瞳孔反射等传统切入点分析之外,还能考虑到那些干扰因素?
发表于 2009-8-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个讨论很有深度,望继续深入!
发表于 2009-8-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弱视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形觉剥夺。远视性屈光不正导致看远和看近都不清楚又是导致形觉剥夺的主要原因。楼主提到孩子的调节能力非常强,那么为什么轻中度的远视眼依然会存在弱视的可能和风险呢?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实际上这还是由于形觉剥夺所导致的。关键要知道为什么调节力很强的儿童却不能对中的度数的远视提供足够的调节呢一次消除形觉剥夺呢?,这个就要看看引起调节的因素有那些了。实际上调节的主要组成有张理性调节,近感知性调节,和集合性调节组成。其中,集合性调节对总调节的影响非常显著。大家都知道测量调节幅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负镜法,一种是推近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所测量出来的调节幅度却并不相同,推近法测量值明显高于负镜法的测量值。有书上解释为推近法使得视标移近后放大导致的调节产生。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负镜法采用固定距离的检查导致了集合固定的结果,在集合固定的情况下不能带动更多的集合性调节。相反,推近法随着距离的移近,集合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除了近感知性调节的产生外,集合的增加也大幅度的刺激了集合性调节的增加,正是集合与调节的协调调动导致了推近法测量值高于负镜法测量值的结果。这点可以利用负镜法配合基底向外的棱镜刺激集合改变调节的实验来得到验证。
那么我提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就不难找到答案了。正位眼的远视孩子看远时需要保持的是远融像眼位。有时候少量的调节无法弥补远视的量值,而更多调动调节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动用集合来调动集合性调节,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复视的结果。有些孩子学会了主动抑制单眼的方法避免复视的发生,这些孩子就会表现出内斜视的假象,在次情况下,他们可以维持单眼的清晰度。从而至少避免了一眼发生弱视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孩子不能避免复视的产生,则完全可能放弃动用集合来调动调节性集合的可能性。再次情况下形觉剥夺的基础依然存在,弱视的发生也就变得利索当然了。所以,轻中度的弱视完全有可能由于不能调动足够的调节导致形觉剥夺的形成,从而导致弱视的结果。而不同的眼位状态也会对集合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相同程度的远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远视外斜的孩子,看远时本身就需要动用一定量的远融像性集合来保证眼位的正常,避免复视的发生。恰恰这样的集合能够更多的带动集合性调节,因此他们就很容易的达到了所需要的调节需求,从而避免了形觉剥夺的发生。相反,内斜的孩子为了看远时不出现复视,则需要动用远融像性散开。集合的出现只能加重复视的产生或者出现抑制,本来需要调动集合,现在却需要动用散开来避免复视的产生。因此,在此情况下,即使轻度远视的孩子也完全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调节来满足避免形觉剥夺的发生,从而导致弱视的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蓝南京 + 8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5-12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