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香薰 发表于 2010-2-6 13:24

讨论视光成像用得着光的波粒二象性吗?顶多就是研究感光物质是接受什么刺激的时候用得着。

藏镜人 发表于 2010-2-6 13:31

重申一次樓主的加分是......並不是說您對,而是很用心!{:4_141:}

呵呵!...rick您想用單純的幾何光學談出一樣個(成像)...可能嗎?......俺慢慢期待您的釐清!{:4_115:}

不過經過這些討論不管結果如何?確實讓我們大家複習並且學到很多基礎概念...{:4_122:}

有參加就是有在想問題,有在想問題其思想概念會更上一層樓!...愈想說服對方學的更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來論壇!{:4_121:}

中國人的驕傲!...中國眼鏡人論壇加油!{:4_102:}

rick 发表于 2010-2-6 13:46

我開這個帖雖然僅用簡化的光學系統來解釋,但也誠意很大啦..

希望有興趣跟帖者也是著用數字計算來討論,因為之前的另一帖只用文字敘述信者恆信不信者能不信...

就用數字來說話唄...歡迎跟帖.

新视界710 发表于 2010-2-6 14:29

老詹,还记得我在7楼的发言吗?我在引用以下:库斯脱兰德模型眼的各焦距是f’=22.8mm,f=-17.1mm(f’表示像方焦距,是指像方主点到像方焦点的距离。f为物方焦距,是指物方主点到物方焦点的距离)。人眼的两个主点都在角膜的后方。物方主点为角膜后1.348mm。而像方主点则是1.602。而模型眼为了便于计算,将像方主点设计为模型眼角膜的前表面。有没有注意到有这里有f和f'啊?这实际上就是物方焦点和像方焦点。实际上在研究人眼屈光系统的总屈光力是时候大家忽视另一个问题,这个总屈光力的计算得出的是物方的焦距,也就是说这个平行光线应该是从眼后或眼内发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屈光系统后会聚与物方主点前17.1mm,减去物方主点位置为后方1.348mm应该在角膜前15.752mm。而像方主焦点为22.8是以平行光线从眼前入射后的焦点位置。这个实际上就有点象我例举的眼镜片前顶焦度和后顶焦度的那个问题。后顶角度的测量是光线来自镜片的后表面后方,而前顶焦度的测量则是来自与镜片的前表面的前方。对于非双突和双凹镜片来说,光线入射时的镜片表面不同,则得到的焦距就不同。
那么在计算屈光系统的总屈光力时就应该从眼后内开始计算到角膜表面,而非我们通常的计算方法是从角膜表面计算到眼内。这点我立刻可以用数据给你说明。

rick 发表于 2010-2-6 15:00

14# 新视界710

原本 焦點和像 的問題就是最基礎的,為什麼在另一個帖子會討論到眾說紛紜...我也很驚訝.

簡單的計算為的也是要說明焦點和像的關係國外的書就像例題一這樣計算說明的.

眼睛裡的晶體房水 波離體 角膜 ..折射率..對此來講都是常數,你要當他是透鏡組逐一精細計算也行只是變的很複雜.結果一樣.. 網膜上的就是像.

紫檀香薰 发表于 2010-2-6 15:13

俺“呕心沥血”打了一段文字,这边也贴一次。
    仔细看了新视界277楼的发言,感觉他是这样理解的:只有完全聚焦的光线才能在视网膜成清晰的像,所以新视界一直认为清晰成像有且只有唯一,就是当焦点落在视网膜上的时候。
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尤其是受到shhb的启发,我有了一个认识,说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人眼能看到清晰的物体,下限是其视角能被视细胞所分辨,上限是物像不超出中心凹的范围。所谓调节,就是通过调节聚焦的强弱来改变视网膜上物像的大小,使其恰好处于下限和上限的范围内。所以,清晰是相对的,并不是光线完全聚焦为一个点最好,而是被感光的视细胞越多,生物电流越强烈,所包含的信息也越丰富,当大脑认为接收到的信息足够了,也就是我们觉得看清楚了。说到这里,想到雷达接收天线的“锅底”不就是跟我们黄斑中心凹的原理一样的吗?“锅底”的形状,不但是最有利于接收的形状,而且与平面的“接收屏”相比,各点之间(电信号)的相位差可以减到最低。因此,视光学中引入焦平面、像平面等的提法,是脱离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容易引起误解的。
    再次感叹一下,我们以前由于通过简单的模型来学习视光知识,所以得到了一些机械、刻板的认识。也许解决大部分普通的视光问题还够用,但要想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就会碰到障碍了。

陈大 发表于 2010-2-6 15:28

这实际在争论理想状态下与现实状态的事,理想的聚焦点就是最清晰的,可现实中因人眼本身存在各种因素,所以无法达到焦点就是像的境界。

张伟 发表于 2010-2-6 15:39

本帖最后由 张伟 于 2010-2-6 16:11 编辑

成的是物像,非最终看到的像,两者是有区别的,人眼光学系统取景,大脑再后期处理,打个比方就是,单反相机光学镜头对应人眼屈光间质,单反相机的CCD(比如几百万像素)对应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拍照得到物像后,传送到计算机,用PHOTOSHOP等图象优化软件处理得到最终影像来做广告等

rick 发表于 2010-2-6 16:27

18# 张伟

基楚的原理是最根本起始点.从光线进入眼睛到达网膜受光这部分还可以用光学原理来理解.

自感光细胞受光反应后就属神经传导的生化科学了,这更是复杂我虽然曾上过这课自认还懂得一皮毛概念, 也只能算是微知微解.

这楼主题很基础还是很难让伊些人弄明白... 我真的晕了, 救命啊.!!那个高人来接手说说看能不能让大家弄得明白些...{:2_35:}

新视界710 发表于 2010-2-6 17:21

大姐在16楼的发言误解了我的意思仔细看了新视界277楼的发言,感觉他是这样理解的:只有完全聚焦的光线才能在视网膜成清晰的像,所以新视界一直认为清晰成像有且只有唯一,就是当焦点落在视网膜上的时候。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像面有很多,但是最清晰的像面只有一个,就是与物点的共轭点所在的平面,物点是物平面内的一个点,这个点是物与主光轴的焦点。共轭点是像方光轴上的一个点,物点发出的发散光经光学系统(这里之的光学系统总焦度为正)后会聚与像方光轴上的一个点。这个点可能是主焦点,也可能不是。只有物点和像点共轭,且像方共轭点在像平面内此时的像为清晰像。无穷远处的物点发出的光线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线,此时的物点与主焦点共轭,在研究人眼光学系统是认为6米以外的物点发出的光线为平行光线,那么我们可以认为6米以外的物点与人眼的主焦点共轭啊。所以,准确的说,成像清晰的平面一定是物点共轭点所在的平面内成像最清晰。研究人眼看远视,物点的共轭点正好是光学系统的主焦点。此时的视网膜的成像为最清晰像,且严屈光系统的主焦点在视网膜上。而看近是的物点在近处,它的共轭点在主焦点之后,因此成像的清晰位置就不在主焦点所在的焦平面内了,而是在共轭点所在的焦平面内。此时主焦点的成像不清晰,主焦点也与物点不共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以模型眼來計算證明視網膜上面的是像不是焦點